咸宁首届“最美科技工作人员”揭晓!每一个人的事迹都好牛!_产品展示_ballbet贝博网站官网_贝博在线登录
欢迎光临~ballbet贝博网站官网_贝博在线登录厂官方网站

产品展示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展示

咸宁首届“最美科技工作人员”揭晓!每一个人的事迹都好牛!

时间: 2024-05-05 05:37:14 |   作者: 产品展示

  新鲜事、稀奇事、开心事、麻烦事,欢迎拨打热线电话,我们愿意和您分享,帮您跑腿...

  为深入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激励广大科技工作人员开展科学技术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局联合在全市组织开展了咸宁市第一届“最美科技工作人员”评选活动。

  经过组织推荐、综合评审和公示,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科技局决定对王志勇等10名咸宁市第一届“最美科技工作人员”予以通报表扬。

  王志勇,男,53岁,系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市食用菌研究所所长、市食用菌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教育部首届高职高专农林牧渔类专业教指委种植类专业组成员、湖北省食用菌协会理事,以及省职教学会教委会生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先后被评为全市“优秀员”,全省“师德先进个人”。

  王志勇在每年完成300多课时教学工作量的同时,牺牲大部分的节假日时间,坚持把最新的知识、技术,甚至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教给学生。主讲的《制药微生物技术》和《生物药物仪器分析》,分别被评为院级精品资源课程。在指导学生参加第三届全国高职高专生物技术职业技能竞赛,获团体二等奖1个、团体三等奖1个,两名学生分别获得“发酵工”个人一等奖的同时,个人也因此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第一、二届全省大学生酒体设计邀请赛,均获得个人一等奖;2017年指导学生参加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两名学生分别获得一等奖;2018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赛项,获得团体一等奖。

  多年来,王志勇先后主持和参与了20项省级以上教研科研课题研究,并在国际国内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1篇,获咸宁市第二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奖二等奖1篇,获全国高职院校教师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1篇,获全国生物技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优秀论文二等奖1篇。

  王争鸣,男,42岁,系崇阳县食用菌协会会长。他坚持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食用菌的研发、推广上,热忱为农户传授种植技术,连续多年获得当地政府表彰,成为享誉一方的“食用菌技术大师”。

  每当耳农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王争鸣总是骑摩托逐家上门手把手指导,直到耳农真正掌握技术才能离开。

  在指导天城镇、白霓镇、铜钟乡、港口乡、路口镇等100余户农民种植300余亩黑木耳时,王争鸣不仅利用微信平台,对耳农分批次进行授课培训,还坚持深入现场指导生产菌棒,让耳农真正了解、熟识黑木耳生产、种植过程,确保耳农能够熟练操作机械制作菌棒及种植技术。

  今年来,王争鸣结合国家政策,支持天城镇桃红村和通山大路乡20余户发展黑木耳种植120余亩。其中,桃花村75余亩黑木耳种植基地,干黑木亩产量在2018年就达到1000余斤,纯利润每亩达1.5万余元,户平年增收2.5万余元。

  熟悉的人都说,多年来,王争鸣对每位耳农的上门指导次数不低于10次,不仅从未收取一分钱的服务费和交通费,还坚持为耳农提供所需的生产资料,义务陪同耳农一起前往浙江食用菌材料生产厂家进货,达到批量进货价格低的效果。同时,在销售方面更是绞尽脑汁联系安徽、浙江等地经销商,通过比较价格后确定一位客户前来崇阳购货,每次都是连续数日带着经销商前往耳农家中看货、谈价,让种植户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甘受益,男,54岁,系咸宁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市政协常委、民盟咸宁市委委员,全市劳动模范,十佳医德标兵。

  作为全市首屈一指的心内科专家,1997年从主持创立崇阳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开始,就全身心投入心肌梗死溶栓治疗、食道电生理检查、心律失常电复律治疗以及血液透析治疗等临床工作。

  2005年,甘受益调入市中心医院任心血管内科副主任时,明知X射线对人体伤害非常大,但为了获得更加多心脏介入学习机会,他不顾射线带来的损伤,尽可能多地找机会上台做手术,短短6个月内体重竟下降了15公斤,留下心慌、失眠、厌食等后遗症。2007年,他牵头组建团队,承担心脏介入治疗,并成功完成了全市第一例经桡动脉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填补了我市这一领域空白。

  “缺血性心脏病被称为人类的‘第一杀手’,心肌梗死则是心脏病致死的根本原因,其中每三个发生心肌梗死的人里面,有一个在24小时之内死亡。因此,急性心肌梗死救治难度极大。”甘受益说,2018年11月,其所在的救治团队通过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认证,标志着我市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方面步入国家先进行列。

  甘受益常常牺牲个人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工作是常事,手术做到深夜,顾不上吃饭、顾不上睡觉也是“家常便饭”。

  统计显示,仅2019年,甘受益率领他的团队完成急诊PCⅠ手术200台,位居全省市州医院前列。

  张继良,男,37岁,系湖北省桂之鲜生态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人称“北大土鸡哥”。作为国家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师,有着10年企业高管经验。

  2014年,他回到咸宁创建了湖北省桂之鲜生态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用科技化手段将咸宁“桂花”同土鸡养殖相结合,建设了千亩种植、养殖基地,吸收20个农户发展合作养殖,年养殖特色桂花鸡土鸡20万只,生产纯正山茶油近千吨,使桂之鲜生态农业发展成为集土鸡养殖、油茶种植、农产品加工、生态旅游、电商服务、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企业。仅保价回收土鸡蛋、土鸡一项,每年就为农户增加近200万元的收入,有效解决了贫困人口就业和脱贫问题。

  作为市级重点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桂之鲜生态农业已于2017年成功在武汉“新四板”挂牌,不仅拥有8项技术专利,而且“桂之鲜”品牌桂花鸡也已成为咸宁知名品牌。

  5年来,张继良林下生态循环养殖的成功经验,先后被“腾讯网”“湖北电视台”“湖北广播电台”等众多媒体争相报道。推出的“土鸡认养”“产品众筹”“母鸡租赁”等互联网销售方式,不仅提高了知名度和口碑,还取得了“网红效应”。基地也因此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评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湖北省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咸宁市农业科学技术示范基地”,以及“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

  李俊,男,34岁,系湖北平安电工材料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并于2018年10月起兼任《中国在允许电压下不导电的材料产品及应用手册》编委。

  他2012年6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专业。自进入研究所工作五年来,一直关注和参与着平安电工的产品研制。作为研发中心负责人,他始终把人才聚集作为第一抓手,迅速组建8人核心团队。仅用一年时间,就申报专利40多项,获批22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19项。

  为实现云母卷的绿色制造,李俊在进一步探索电磁感应加热技术特征后,结合云母卷生产特性及要求,推动电磁感应加热技术在车间顺利运用。仅此一项技术投入,不仅有效改善了产品质量,提高了车间产能,还每年为企业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超过220万元。自主开发的高导热云母卷,被应用到相关潜艇推进电机中后,使潜艇减重40吨,温升降低10度。

  在主导《中国在允许电压下不导电的材料产品及应用手册》云母部分编撰工作时,李俊用翔实的基础理论,改变了技术人员对云母系列新产品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促进了行业技术进步。

  在管理出效益的新经济时代,李俊娴熟运用卓越绩效管理准则,主导平安电工实业有限公司的生产管理体制改革,优化设计的产线物耗定额制,经过不断的修订和完善如今已经成了公司生产经营管理的“金科玉律”,为平安电工生产管理科学化、标准化建设创造了新高度。

  周国鹏,男,46岁,系湖北科技学院工程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湖北香城智能机电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湖北省电机与控制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周国鹏自1994年大学毕业来到湖北科技学院任教以来,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曾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南伊利诺伊州立大学访学。回国后,他从咸宁机电产业实际出发,梳理了咸宁机电产业优势和发展趋势后,明白准确地提出要以“实现机电行业智能化、高端化、低碳化,打造中国工业4.0品牌”为目标,助力咸宁创建国家级智能机电创新型产业集群。

  2017年以来,周国鹏牵头组建的“咸宁市智能机电产业联盟”,成了全省电机与控制管理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全省校企共建电机与控制系统研发中心,其拟定的《湖北省智能机电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方案》还通过专家论证,填补了咸宁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空白。成立的“咸宁市机电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吸引100多家企业和科研院所争相加盟。

  为深化智能机电领域的科学研究,促进成果转化,周国鹏先后带领研发团队深入到咸宁祥天空气能电力有限公司、湖北同发机电有限公司、国网咸宁供电公司、湖北三六电机有限公司等40余家企业组织实地调研,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近100个,开发新产品20余个,申报国家专利70余个。其中,牵头研发的中频发电机获得全军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直接为公司能够带来了近亿元的经济效益。

  自1988年从华中农业大学毕业以来,一直扎根基层农业战线,从事过科教、土壤肥料、种植业生产管理、技术推广、绿色食品、农业环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多方面的业务工作。

  夏有杰不仅参与了全县种植业生产规划和多项种植业生产管理技术措施的制定,还实施完成了部、省级粮棉油高产创建项目、玉米丰产工程项目,以及水稻集中育秧项目。

  在绿色食品方面,他积极抓认证促监管。继2008年帮助“九宫农庄葡萄”成功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实现“零”的突破后,目前通山县已通过“三品一标”认证的企业共有72家,其中无公害认证企业57家、绿色食品认证企业有8家、有机产品认证企业2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企业4家;全县取得“三品一标”证书的产品共有82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67个,绿色食品9个,有机食品2个,农产品地理标志4个。其主持申报的“通山乌骨山样”“闯王砂梨”“九宫山茶”“大畈枇杷”等4个特色产品,成功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

  在农技推广方面,实施完成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资金项目,在全县推广应用36个新品种、13项新技术新模式。先后被评为“全省翠竹牌植物生长剂应用推广工作先进个人”“全省商品玉米高产示范样板活动先进工作者”“全省粮食生产‘123’工程建设先进工作者”和“全国优秀绿色食品标志监管员”等。

  徐旭燕,女,49岁,系咸宁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并兼任市医学会呼吸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和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委员、省病理生理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呼吸病康复委员会委员,先后荣获咸宁市劳动模范、湖北省妇女创先争优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作为全市呼吸科学科带头人,她始终秉承救死扶伤的宗旨,迎难而上,不计得失。遇急危重患者需要抢救,总是随叫随到,经常夜间通宵救治患者,白天仍然坚持工作,周末、节假日坚持查房。

  2003年“非典”疫情发生时,毅然奔赴嘉鱼防治“非典”一线,冒着被感染的危险,深入病房,组织对病人的救治工作。

  今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作为全市专家组主要成员,既要对院内、市内各大医院提出的病例进行会诊,及时准确给出诊疗意见,还要经常深入县市区定点医院会诊、督导,在市里作出组建成立感染重症病区,集中收治全市重症、危重症患者的决定后,她主动请缨,担任感染重症病区主任及感染重症病区临时党支部书记,与云南援助专家一起精心制定救治方案,先后运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经鼻高流量氧疗、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气管切开、支气管镜、经鼻空肠营养管、床旁透析等危重症抢救救治手段,成功收治重症、危重症患者25例,没发生一起医务人员感染,充足表现了一名党员医护工作者的先锋模范作用。

  黄丽琼,女,44岁,系咸宁市中心医院产科常务副主任、手术总监助理。始终以严谨专业的工作态度和感同身受的人文关怀,呵护母婴平安。

  熟悉的人都说,黄丽琼坚持利用自己掌握的医学知识,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不仅协助科室主任成功实施COOK球囊引产术及Bakri球囊止血术,使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由2012年的11%降至目前的5%,还成功帮助10余例需要行子宫切除的患者保留了子宫。

  一次,一位胎膜早破的经产妇在下床小便时发生了脐带脱垂,胎儿“命悬一线”。黄丽琼闻及呼救飞快跑到床前,一边右手顶住胎儿先露减轻脐带受压,一边迅速将患者转移至手术室实施紧急剖宫产术,终于成功分娩了胎儿。

  如今,在黄丽琼的团结带领下,她所在的产科团队质量和专科建设有了质的飞跃。不仅年分娩量由2010年的1300个增加至2018年2300个左右,增长76.9%,剖宫产率也从原来的57%下降至52%,低于全省同级医院比率。先后成功救治凶险性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子宫破裂、妊娠子宫扭转,严重心脏病合并妊娠,妊娠合并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症,以及重度子痫前期心衰、肝肾功能不良等产科疑难危重病例等逾100例。其中,救治的一例子痫前期病例参加中国妇产科网优秀病例大赛获二等奖,研究的《2-甲氧雌二醇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中表达的临床意义》获得咸宁市第二届优秀学术成果三等奖。

  从事教育工作35年来,他始终把科普事业做为自己献身教育、乐于奉献的人生目标,不仅在光明日报、化学教育等报刊发表教育论文和教学札记80余篇,而且辅导学生创作的200多篇科技小论文,先后获评全省优秀科技辅导员和全省、全国优秀教师、中国化学会“化学基础教育奖”,以及全省十大名师、全省教育科研100佳个人等,并被省政府破格评为特级教师、第四届湖北省科普先进工作者、全省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

  在科学技术创新方面,黄新阶连续8年为赤壁市实验中学赢得的8个国家级奖:2010年,获第25届全国青少年科学技术创新大赛二等奖、周培源青少年科学技术创新奖;2011年,获国际化学年全国趣味化学实验设计大赛三等奖;2012年,获第27届全国青少年科学技术创新大赛三等奖;2013年,获第28届全国青少年科学技术创新大赛二等奖;2014年,获第29届全国青少年科学技术创新大赛三等奖;2015年获第30届全国青少年科学技术创新大赛创意一等奖;2016年获第31届全国青少年科学技术创新大赛优秀创意奖;2017年获第32届全国青少年科学技术创新大赛优秀创意奖;2019年获第34届湖北青少年科学技术创新大赛一等奖,并推荐参加全国大赛。

  在黄新阶的辅导下,赤壁市实验中学校自2010年来,先后有69件作品在全国、全省青少年科学技术创新大赛中分获一、二、三等奖,学校也因此入选为全省“科技创新学校”和“湖北优秀科普示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