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如何吃到反季节蔬菜?原来古人也会温室技术_云母加热器_ballbet贝博网站官网_贝博在线登录
欢迎光临~ballbet贝博网站官网_贝博在线登录厂官方网站

云母加热器

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展示 > 云母加热器

冬天如何吃到反季节蔬菜?原来古人也会温室技术

时间: 2024-03-11 04:41:08 |   作者: 云母加热器

  生态温室、智能温室、数字化温室……有了先进的现代科技材料和温室栽培技术,即使是冰天雪地的冬季,人们也能吃上琳琅满目的反季节瓜果蔬菜。但温室并不是近现代才有的,早在千百年前,聪明的古人就开始尝试用温室技术在寒冬种花种菜。

  相传公元691年冬天,也就是女皇武则天称帝的第二年腊月,一些大臣意图“恢复李唐”,诈称百花盛开,请武则天移驾洛阳上苑(神都苑)赏花。武则天很快便察觉出事有蹊跷,于是将计就计,挥笔写下《腊日宣诏幸上苑》:“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武则天将此作为诏书,派遣使者前往神都苑宣诏,以告知花神。没想到,在寒冬腊月的凌晨,遍布神都苑的名贵花卉真的次第开放。

  生态温室、智能温室、数字化温室……有了先进的现代科技材料和温室栽培技术,即使是冰天雪地的冬季,人们也能吃上琳琅满目的反季节瓜果蔬菜。但温室并不是近现代才有的,早在千百年前,聪明的古人就开始尝试用温室技术在寒冬种花种菜。

  相传公元691年冬天,也就是女皇武则天称帝的第二年腊月,一些大臣意图“恢复李唐”,诈称百花盛开,请武则天移驾洛阳上苑(神都苑)赏花。武则天很快便察觉出事有蹊跷,于是将计就计,挥笔写下《腊日宣诏幸上苑》:“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武则天将此作为诏书,派遣使者前往神都苑宣诏,以告知花神。没想到,在寒冬腊月的凌晨,遍布神都苑的名贵花卉真的次第开放。

  故事听起来有些玄乎,真伪已不可考,但数九寒冬,温室种植在中国古代确有其事。

  据史料记载,早在秦代,秦始皇就曾命人冬天在陕西西安的骊山陵谷中利用温泉种瓜。虽然史料中并未直接提到温室,但在冬季寒冷干燥的关中地区,若想成功种瓜,地面势必要有所覆盖,这可能就是中国最早的温室。

  到了汉代,汉元帝命人在寒冬腊月于太官园中种植葱、韭等蔬菜,所采取的方法就是建造一座密封的房子,屋内烧火提高温度。“冬葵温韭”,虽只是达官显贵们的专享,却也表明温室栽培技术已被中国人所掌握。当时各地向朝廷进贡的贡品,就有不少是通过“郁养强孰”,也就是用温室培育、人工催熟的方式培育而成的。

  唐代,宫廷还在当年秦始皇种瓜之地附近设温汤监,培育反季节果蔬,保证冬季新鲜果蔬的供应。

  之后,皇室贵族种花、赏花之风兴起,促使温室栽培技术拓展应用到花草树木之上,大诗人白居易曾写道:“惯看温室树,饱识浴堂花。”“堂花”就是温室中培育的花。

  宋代,商品经济快速地发展,城市规模和数量明显增长,带来了花木需求量的增大,花圃开始成为独立的商业性农业。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鲜花四时持续供应,“堂花”技艺愈发成熟。宋代周密的《齐东野语》一书就有堂花术技术的详细记载: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附近的马塍盛产鲜花,当地花工冬季培育鲜花的方法就是先“用纸饰密室”,然后在室内开辟沟渠,沟上用绳与竹编成架子,花盆放置在架上并施用牛溲、硫黄等热性肥料,随后在沟中放入热水,提高室内温度,人工改变小气候,促使屋内花卉提前开放。这种“堂花术”被当时盛赞为“侔造化、通仙灵”,其原理与今天的温室栽培类似,即利用加温、透光等设备及手段,人为改变和创造适宜植物生长的小气候环境,从而促使植物提前成熟。

  明清时期,北京的大户人家在寒冬腊月也能买到牡丹、绯桃、探春等各类花卉,逢新年还会互赠堂花。出身清朝显赫家族的诗人富察敦崇就曾在《燕京岁时记》一书中描述了京师达官显贵互赠堂花时的热闹景象:“每至新年,互相馈赠。牡丹呈艳,金橘垂黄,满座芬芳,温香扑鼻”,一盆盆堂花在滴水成冰的北京庭院营造出一室春意。当时北京南华门附近还有专门的温室,明代称为“灰池”(清朝改名为“南花园”),其职责是“于炕洞内烘养新菜,以备春盘荐生之用”。1915年,北京城内第一座公共园林中央公园修建了一间暖室,以便全年四季均有花卉展示,取名“唐花坞”。“唐花”即“堂花”,“坞”则是一种水边的建筑。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中央公园改名为“中山公园”,现在我们去中山公园畅游,仍能在唐花坞一睹“堂花”的风采。

  ▲当地时间2月22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长木花园,游客观赏温室中的鲜花。长木花园又名杜邦花园,园内共栽培种植上万种植物,是美国著名的植物园林。(图片来源于中新社)

  当然,温室并不是古代中国独有的。约在中国汉代时,西方古罗马也出现了温室,当时的罗马皇帝提比略因身体原因要常年吃一种类似黄瓜的蔬菜,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这种蔬菜的正常供应,园艺师开发了一种独特的种植方式——在带轮子的车子上进行栽培,白天沐浴阳光,晚上推到温室内保温。温室由云母片建造而成,虽然透光性比较强,但没内部加热的措施。

  在近代玻璃温室普及之前,欧洲加温催熟采用的“黑科技”叫果墙(Espalier)。大量果墙密密匝匝地建立起来,这些墙高2.5至3.5米,厚度超过半米,且涂有石灰泥膏。这种独特的栽培方式能让墙壁在阳光明媚的白天吸收和储存太阳的热量,到了低温的黑夜则释放开来,如此便可在墙壁附近形成一个独特的小气候,来保证植物的热量供应。特别在寒冷的秋季和冬季,依墙而生的果树就能够尽可能的防止霜冻,茁壮生长。

  大约15世纪初,全球气候开始变冷,通称为“小冰期”。果墙技术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在这一时期得到迅速传播。17世纪,法国的修道士掌握和改进了这种种植方法,通过修剪果树枝将果树固定在墙体的木框上,而果树的根茎则离墙有一定距离,为根系生长提供了空间。法国的一些城市甚至发展出以之为基础的城市农业,如巴黎郊区蒙特勒伊的桃子产业和托梅里的葡萄产业就是在果墙技术的加持下得以蓬勃发展。英国则是从17世纪开始将果墙打造成乡村花园的标志,并在18世纪开发了“加热果墙”,通过火炉加热中空墙壁里的空气,让墙体及周边的温度上升,以此避免果树遭受霜冻。

  13世纪前后,当时的意大利人为了保存从热带带回来的植物,特地修建了温室进行栽培和展示,这一时期,大尺寸玻璃的生产和长途运输依然艰难,限制了温室的发展。从16世纪开始,伴随着玻璃和金属加工工艺的进步,玻璃温室的建造更容易,也更为耐用。当时的贵族阶层用异域果蔬来彰显品位的潮流风行一时,玻璃温室则成为其身份象征的必备品。17世纪,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在富丽堂皇的凡尔赛宫里建造了著名的橘园,通过展示柑橘等异域植物来显示国王气度,园内三面围墙环绕,半包围的结构提供一圈温室走廊,帮助植物避开冬日的冷风,加上高大的拱形窗为室内带来充足光线米的拱顶长廊和两个侧廊所组成的温室成为当时欧洲闻名遐迩的温室花园。

  历史的时针划向19世纪,玻璃温室才开始线年玻璃税和窗户税相继废除,玻璃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急剧下降,建造成本也随之大幅度的降低,因此,玻璃温室开始在英伦三岛遍地开花。1848年竣工,至今仍屹立在伦敦郊外的英国皇家植物园林邱园“棕榈屋”便是其中一员。

  1851年,英国著名园艺师帕克斯顿模仿温室建筑规划设计的第一届世博会建筑——“水晶宫”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落成。帕克斯顿利用英国高度工业化的生产能力,用预制件拼接技术将钢铁和玻璃组装成一个宏伟的“温室”建筑。这座建筑覆盖面积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4倍,仅用半年就顺利完工。“水晶宫”的建成,帮助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在整个世界完成一次极为圆满的“实力秀”,一经面世,立刻颠覆了欧洲传统建筑的设计理念,间接促进了各国同类建筑的修建,堪称玻璃温室的高光时刻。

  20世纪,科技的飞速进步为温室带来了更多的科技元素。温室建设的主体材料越来越朝着高强度、轻便化的方向发展,支撑框架从普通的钢铁,到铝、弹性钢、镀锌钢,甚至是PVC管;透光材料从早先的玻璃,到后来的塑料薄膜和玻璃纤维……材料的进步带来了造型的多样化。以英国康沃尔郡的伊甸园项目为例,这个在废弃的矿山上兴建的全球最大生态温室,主体由8个巨大蜂巢式穹顶建筑构成,其中每4座穹顶状建筑连成一组。穹顶全部由轻型材料制造成,穹顶架由钢管构成,拼成六角形天窗,天窗中间铺设半透明的四氟乙烯薄膜材料,部分馆身甚至比馆内空气的总重量还轻。这种穹顶式温室的独特外观为参观者带来一种视觉的冲击和美的享受。

  除了新材料的应用,温室内部的种植技术也在高科技的赋能下快速的提升。很多温室从传统的土壤栽培转向水培,温室中的植物并不直接从土壤中获取养分,而是直接从根部的溶液中获取。由此衍生出采用垂直排列种植系统的垂直农业,通过技术方法控制光照、温度、湿度、营养液等条件,实现在室内、人造光和无土壤的情况下以堆叠方式种植农作物,这种被誉为未来农业生产的趋势和方向的新型理念也逐渐受到各方关注。但也有很多人认为温室垂直农业生产的农产品口味欠佳,无法与吸收阳光雨露在自然土地上生长出来的农产品相提并论。

  随着物联网、传感器、自动化控制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智能化温室已成为各国发展未来农业的试验场。通过智能控制管理系统,温室系统能自动监测外因,并通过自动喷水、自动补光、自动通风、自动施肥等对农作物生长有影响的各种要素进行调节,以提高农产品质量产量、降低农业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智能化温室的快速的提升,也为解决人类未来食品安全和粮食供应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我国现代温室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末,真正大规模发展则是改革开放之后。跨入21世纪后,中国的温室面积已经稳居世界之首,变成全球温室应用的大国,但这些温室大多集中在农村。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面临的问题也愈发突出。未来城市的绿色健康发展需要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如何利用温室构建符合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城市室内ECO,将是科技工作人员面临的时代新课题。

  ▲当地时间4月9日,加拿大多伦多,民众在有著逾百年历史的艾伦花园温室观赏各类花卉与绿植,享受春意盎然的周末时光。(图片来源于香港中通社)

  民国初年修建的一座著名温室,位于现在的北京中山公园内。当时为砖木结构,建房14间,整体为飞燕展翅形式,屋面脊吻、蹲兽皆全,下饰红柱、红门窗,盝顶中间和重檐之间镶彩色玻璃,具有浓郁的中国古典建筑风格。南面为正门,悬挂着董寿平手书“唐花坞”匾额。居中一大间正中设喷水池,池中心安放一块高2米多、产自易县西陵山中的涵水石,池内蓄养金鱼。“唐花”即暖房里培育的花,亦叫“堂花”,室内一年四季种有各类名贵的花卉,供游人观赏。通过技术控制,牡丹、梅花、迎春花在腊月同时开放,成为京城花事一景。

  邱园是英国一座世界知名的皇家植物园,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植物园之一,位于伦敦西南部的邱区内,建于1759年。园中棕榈屋建于1844年,是邱园里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维多利亚时代玻璃钢结构建筑,外形如同一艘倒置的航船,是全球最为著名的温室之一。室内通过技术控制形成了与热带雨林相似的气候,展示了近千种植物。保存的棕榈类植物中,有四分之一已在野外濒临灭绝。

  美泉宫曾是罗马帝国、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和哈布斯堡王朝家族的皇宫,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现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宫中棕榈屋建于1882年前后,占地2500平方米,玻璃总面积达4900平方米,是欧洲大陆最大的棕榈屋,也是欧洲最后一座此类建筑。屋内分为三个气候区,彼此之间通过走廊连接。屋中还有一棵高约23米的棕榈树,每逢春夏还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睡莲。

  美国旧金山金门公园里的温室。建于1879年,是美国最早建成的市立温室之一,也是美国最古老的市立木制温室。室内有超过2000种植物和花卉。经历了火灾、地震后,依然屹立不倒,被列入美国国家史迹名录中,同时也是加州和旧金山的历史地标。

  位于加拿大埃德蒙顿的一座温室,也是当地最著名的地标之一。建于1976年,由四座玻璃金字塔组成,每座金字塔都承载着不同的气候,里面展示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植物物种。其中三个金字塔提供了温带、热带和干旱气候下,来自全球各地的植物生物群落,而第四个金字塔则进行季节性展示。

  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以北沙漠中的一座微型人工生态循环系统——生物圈2号,为了与生物圈1号(科学家对地球的一种称呼)区分而得此名。建于1987年,占地12000平方米。有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海洋、沼泽、沙漠5个野生生物群落和集约农业区、居住区两个人工生物群落,以地球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间的ECO为样板。通过在密闭状态下进行生态与环境研究,帮助人类了解地球如何运作,并研究仿真地球生态环境的条件。。

  故事听起来有些玄乎,真伪已不可考,但数九寒冬,温室种植在中国古代确有其事。

  据史料记载,早在秦代,秦始皇就曾命人冬天在陕西西安的骊山陵谷中利用温泉种瓜。虽然史料中并未直接提到温室,但在冬季寒冷干燥的关中地区,若想成功种瓜,地面势必要有所覆盖,这可能就是中国最早的温室。

  到了汉代,汉元帝命人在寒冬腊月于太官园中种植葱、韭等蔬菜,所采取的方法就是建造一座密封的房子,屋内烧火提高温度。“冬葵温韭”,虽只是达官显贵们的专享,却也表明温室栽培技术已被中国人所掌握。当时各地向朝廷进贡的贡品,就有不少是通过“郁养强孰”,也就是用温室培育、人工催熟的方式培育而成的。

  唐代,宫廷还在当年秦始皇种瓜之地附近设温汤监,培育反季节果蔬,保证冬季新鲜果蔬的供应。

  之后,皇室贵族种花、赏花之风兴起,促使温室栽培技术拓展应用到花草树木之上,大诗人白居易曾写道:“惯看温室树,饱识浴堂花。”“堂花”就是温室中培育的花。

  宋代,商品经济快速地发展,城市规模和数量明显增长,带来了花木需求量的增大,花圃开始成为独立的商业性农业。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鲜花四时持续供应,“堂花”技艺愈发成熟。宋代周密的《齐东野语》一书就有堂花术技术的详细记载: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附近的马塍盛产鲜花,当地花工冬季培育鲜花的方法就是先“用纸饰密室”,然后在室内开辟沟渠,沟上用绳与竹编成架子,花盆放置在架上并施用牛溲、硫黄等热性肥料,随后在沟中放入热水,提高室内温度,人工改变小气候,促使屋内花卉提前开放。这种“堂花术”被当时盛赞为“侔造化、通仙灵”,其原理与今天的温室栽培类似,即利用加温、透光等设备及手段,人为改变和创造适宜植物生长的小气候环境,从而促使植物提前成熟。

  明清时期,北京的大户人家在寒冬腊月也能买到牡丹、绯桃、探春等各类花卉,逢新年还会互赠堂花。出身清朝显赫家族的诗人富察敦崇就曾在《燕京岁时记》一书中描述了京师达官显贵互赠堂花时的热闹景象:“每至新年,互相馈赠。牡丹呈艳,金橘垂黄,满座芬芳,温香扑鼻”,一盆盆堂花在滴水成冰的北京庭院营造出一室春意。当时北京南华门附近还有专门的温室,明代称为“灰池”(清朝改名为“南花园”),其职责是“于炕洞内烘养新菜,以备春盘荐生之用”。1915年,北京城内第一座公共园林中央公园修建了一间暖室,以便全年四季均有花卉展示,取名“唐花坞”。“唐花”即“堂花”,“坞”则是一种水边的建筑。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中央公园改名为“中山公园”,现在我们去中山公园畅游,仍能在唐花坞一睹“堂花”的风采。

  当然,温室并不是古代中国独有的。约在中国汉代时,西方古罗马也出现了温室,当时的罗马皇帝提比略因身体原因要常年吃一种类似黄瓜的蔬菜,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这种蔬菜的正常供应,园艺师开发了一种独特的种植方式——在带轮子的车子上进行栽培,白天沐浴阳光,晚上推到温室内保温。温室由云母片建造而成,虽然透光性比较强,但没内部加热的措施。

  在近代玻璃温室普及之前,欧洲加温催熟采用的“黑科技”叫果墙(Espalier)。大量果墙密密匝匝地建立起来,这些墙高2.5至3.5米,厚度超过半米,且涂有石灰泥膏。这种独特的栽培方式能让墙壁在阳光明媚的白天吸收和储存太阳的热量,到了低温的黑夜则释放开来,如此便可在墙壁附近形成一个独特的小气候,来保证植物的热量供应。特别在寒冷的秋季和冬季,依墙而生的果树就能够尽可能的防止霜冻,茁壮生长。

  大约15世纪初,全球气候开始变冷,通称为“小冰期”。果墙技术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在这一时期得到迅速传播。17世纪,法国的修道士掌握和改进了这种种植方法,通过修剪果树枝将果树固定在墙体的木框上,而果树的根茎则离墙有一定距离,为根系生长提供了空间。法国的一些城市甚至发展出以之为基础的城市农业,如巴黎郊区蒙特勒伊的桃子产业和托梅里的葡萄产业就是在果墙技术的加持下得以蓬勃发展。英国则是从17世纪开始将果墙打造成乡村花园的标志,并在18世纪开发了“加热果墙”,通过火炉加热中空墙壁里的空气,让墙体及周边的温度上升,以此避免果树遭受霜冻。

  13世纪前后,当时的意大利人为了保存从热带带回来的植物,特地修建了温室进行栽培和展示,这一时期,大尺寸玻璃的生产和长途运输依然艰难,限制了温室的发展。从16世纪开始,伴随着玻璃和金属加工工艺的进步,玻璃温室的建造更容易,也更为耐用。当时的贵族阶层用异域果蔬来彰显品位的潮流风行一时,玻璃温室则成为其身份象征的必备品。17世纪,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在富丽堂皇的凡尔赛宫里建造了著名的橘园,通过展示柑橘等异域植物来显示国王气度,园内三面围墙环绕,半包围的结构提供一圈温室走廊,帮助植物避开冬日的冷风,加上高大的拱形窗为室内带来充足光线米的拱顶长廊和两个侧廊所组成的温室成为当时欧洲闻名遐迩的温室花园。

  历史的时针划向19世纪,玻璃温室才开始线年玻璃税和窗户税相继废除,玻璃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急剧下降,建造成本也随之大幅度的降低,因此,玻璃温室开始在英伦三岛遍地开花。1848年竣工,至今仍屹立在伦敦郊外的英国皇家植物园林邱园“棕榈屋”便是其中一员。

  1851年,英国著名园艺师帕克斯顿模仿温室建筑规划设计的第一届世博会建筑——“水晶宫”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落成。帕克斯顿利用英国高度工业化的生产能力,用预制件拼接技术将钢铁和玻璃组装成一个宏伟的“温室”建筑。这座建筑覆盖面积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4倍,仅用半年就顺利完工。“水晶宫”的建成,帮助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在整个世界完成一次极为圆满的“实力秀”,一经面世,立刻颠覆了欧洲传统建筑的设计理念,间接促进了各国同类建筑的修建,堪称玻璃温室的高光时刻。

  20世纪,科技的飞速进步为温室带来了更多的科技元素。温室建设的主体材料越来越朝着高强度、轻便化的方向发展,支撑框架从普通的钢铁,到铝、弹性钢、镀锌钢,甚至是PVC管;透光材料从早先的玻璃,到后来的塑料薄膜和玻璃纤维……材料的进步带来了造型的多样化。以英国康沃尔郡的伊甸园项目为例,这个在废弃的矿山上兴建的全球最大生态温室,主体由8个巨大蜂巢式穹顶建筑构成,其中每4座穹顶状建筑连成一组。穹顶全部由轻型材料制造成,穹顶架由钢管构成,拼成六角形天窗,天窗中间铺设半透明的四氟乙烯薄膜材料,部分馆身甚至比馆内空气的总重量还轻。这种穹顶式温室的独特外观为参观者带来一种视觉的冲击和美的享受。

  除了新材料的应用,温室内部的种植技术也在高科技的赋能下快速的提升。很多温室从传统的土壤栽培转向水培,温室中的植物并不直接从土壤中获取养分,而是直接从根部的溶液中获取。由此衍生出采用垂直排列种植系统的垂直农业,通过技术方法控制光照、温度、湿度、营养液等条件,实现在室内、人造光和无土壤的情况下以堆叠方式种植农作物,这种被誉为未来农业生产的趋势和方向的新型理念也逐渐受到各方关注。但也有很多人认为温室垂直农业生产的农产品口味欠佳,无法与吸收阳光雨露在自然土地上生长出来的农产品相提并论。

  随着物联网、传感器、自动化控制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智能化温室已成为各国发展未来农业的试验场。通过智能控制管理系统,温室系统能自动监测外因,并通过自动喷水、自动补光、自动通风、自动施肥等对农作物生长有影响的各种要素进行调节,以提高农产品质量产量、降低农业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智能化温室的快速的提升,也为解决人类未来食品安全和粮食供应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我国现代温室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末,真正大规模发展则是改革开放之后。跨入21世纪后,中国的温室面积已经稳居世界之首,变成全球温室应用的大国,但这些温室大多集中在农村。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面临的问题也愈发突出。未来城市的绿色健康发展需要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如何利用温室构建符合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城市室内ECO,将是科技工作人员面临的时代新课题。

  ▲7月20日,北京,市民在国家植物园(北园)展览温室内参观。(图片来源于中新社)

  民国初年修建的一座著名温室,位于现在的北京中山公园内。当时为砖木结构,建房14间,整体为飞燕展翅形式,屋面脊吻、蹲兽皆全,下饰红柱、红门窗,盝顶中间和重檐之间镶彩色玻璃,具有浓郁的中国古典建筑风格。南面为正门,悬挂着董寿平手书“唐花坞”匾额。居中一大间正中设喷水池,池中心安放一块高2米多、产自易县西陵山中的涵水石,池内蓄养金鱼。“唐花”即暖房里培育的花,亦叫“堂花”,室内一年四季种有各类名贵的花卉,供游人观赏。通过技术控制,牡丹、梅花、迎春花在腊月同时开放,成为京城花事一景。

  邱园是英国一座世界知名的皇家植物园,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植物园之一,位于伦敦西南部的邱区内,建于1759年。园中棕榈屋建于1844年,是邱园里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维多利亚时代玻璃钢结构建筑,外形如同一艘倒置的航船,是全球最为著名的温室之一。室内通过技术控制形成了与热带雨林相似的气候,展示了近千种植物。保存的棕榈类植物中,有四分之一已在野外濒临灭绝。

  美泉宫曾是罗马帝国、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和哈布斯堡王朝家族的皇宫,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现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宫中棕榈屋建于1882年前后,占地2500平方米,玻璃总面积达4900平方米,是欧洲大陆最大的棕榈屋,也是欧洲最后一座此类建筑。屋内分为三个气候区,彼此之间通过走廊连接。屋中还有一棵高约23米的棕榈树,每逢春夏还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睡莲。

  美国旧金山金门公园里的温室。建于1879年,是美国最早建成的市立温室之一,也是美国最古老的市立木制温室。室内有超过2000种植物和花卉。经历了火灾、地震后,依然屹立不倒,被列入美国国家史迹名录中,同时也是加州和旧金山的历史地标。

  位于加拿大埃德蒙顿的一座温室,也是当地最著名的地标之一。建于1976年,由四座玻璃金字塔组成,每座金字塔都承载着不同的气候,里面展示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植物物种。其中三个金字塔提供了温带、热带和干旱气候下,来自全球各地的植物生物群落,而第四个金字塔则进行季节性展示。

  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以北沙漠中的一座微型人工生态循环系统——生物圈2号,为了与生物圈1号(科学家对地球的一种称呼)区分而得此名。建于1987年,占地12000平方米。有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海洋、沼泽、沙漠5个野生生物群落和集约农业区、居住区两个人工生物群落,以地球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间的ECO为样板。通过在密闭状态下进行生态与环境研究,帮助人类了解地球如何运作,并研究仿真地球生态环境的条件。(完)(原标题:温室 寒冬营造一室春)